在職場工作者的失眠有90%以上都可靠「知識」改善,現代職場工作者容易累積壓力,需要的是「讓大腦休息」,而不是「讓身體休息」。台灣中科生物技研股份有限公司的員工訓練就有上到睡覺修復的這門課,因為大家在為公司付出的時候,往往都會死好多腦細胞,但我們真的有讓我們的大腦得到充分的休息嗎?這是我們要有基礎的認知。
「失眠症」和「睡不著」不一樣
所謂的失眠症,指的是無關當事人有沒有「想睡覺」的意願,而出現睡眠時間縮短或淺眠,造成身體或精神狀況失調的症狀,是睡眠障礙的一種。就醫學定義來說,失眠症指的是確定「難以進入睡眠,睡眠無法持續或睡眠品質持續低落」的症狀反覆出現,患者明明有適當機會與時間睡覺,卻仍反覆出現睡眠障礙,結果連日常生活都呈現失調的狀態。說得更簡單一點,失眠症就是「夜晚無法安睡,使隔天生活產生障礙的狀態」。具體症狀可分為以下四種。
1.輾轉反側,不易入睡,躺很久也睡不著。
2.睡眠太淺,整個晚上醒來好幾次。
3.一大早就醒來,之後無法再次入睡。
4.明明睡了很久卻沒有熟睡感。
當然,正式的失眠治療請務必尋求睡眠專科的醫師協助,我想提醒的是,「號稱失眠」或「自認失眠」,也就是誤以為自己罹患失眠症的人實在太多了。「睡眠不足」不等於「失眠症」。有人可能是睡前玩智慧型手機玩太久,精神亢奮而睡不著,有人可能純粹因為喝太多咖啡而睡不著,有人是嚴重肩膀痠痛導致睡不著,有人則是試圖在不適當的時間睡覺所以睡不著……這些都稱不上是「失眠症」,只是各種原因導致的「失眠」結果。這裡說的「失眠」,指的是「想睡卻無法入睡的感覺」。
職場工作者睡不著的4個原因,有失眠的感覺時,請先冷靜思考,檢視自己是否符合下面哪一項。
1.出於煩惱、焦慮等精神上的原因而睡不著。
2.出於疼痛、發癢等身體上的原因而睡不著。
3.尋求超乎必要的睡眠時間導致睡不著。
4.試圖在不恰當的時段睡覺導致睡不著。
符合第3或第4點的人,只要採用本書介紹的方法,調整自己的睡眠方式,多半都能獲得改善。符合第2點的人,失眠原因可能和身體疾病有關,或許是藥物的副作用,或許是用了不適合的寢具,也可能是棉被或床單上有塵蟎繁殖等等,各種原因都有。
要自行確定失眠的原因並不容易,治療失眠必須找出原因才能做出正確處置,因此,建議還是尋求醫生或專家的協助。
什麼是睡前不可思考的「煩惱」?
在前述四項中,符合第1點的人應該不少吧。這種時候,首先應該思考的是「煩惱或焦慮的原因是否在自己能控制的範圍內」。試著整理看看吧。如果是「和上司觀念不合」、「不知道客戶會有什麼反應而焦慮不安」、「擔心明天的股價」等「光靠自己無法解決的煩惱」,往往一煩惱起來就一發不可收拾,也造成引發失眠的因素。煩惱與焦慮,最好只限於靠自己行動就能解決的範圍,如果不在這範圍之內,就不要去思考。唯有這樣徹底放下,才有可能獲得良好的睡眠。
服用安眠藥或助眠劑的「時機」
目前,即使沒有醫師開的處方箋,藥局也能買到市售的安眠藥。這類安眠藥的有效成分是H1受體拮抗劑,比方說,在一些抗過敏藥劑及感冒藥中也經常使用的「鹽酸二苯胺明」(Diphenhydramine Hydrochloride)等。安眠藥對暫時性的失眠雖然有效,若是慢性失眠而每天連續服用的話,效果就會降低。明明是憂鬱症伴隨的失眠症狀,卻在擅自判斷下前往藥局購買安眠藥連續服用,反而造成了憂鬱症的惡化,這樣的例子不是沒有發生過。因此,請各位務必避免出於自我判斷的藥物濫用。
此外,最近藥局或網路也可輕易買到褪黑激素(Melatonin)等具有助眠效果的保健食品。不過,關於褪黑激素的效果和副作用,目前尚未有充分的科學根據。唯一能確定的是,這類保健食品絕對不是根治睡眠障礙的萬靈藥。若沒有找出睡眠障礙真正成因,只是一味依賴保健食品,根本上的問題還是沒有解決,只會落得成為「藥罐子」的下場。「已經試過各種改善睡眠習慣的方法都沒有效」,到了這個階段再來嘗試安眠藥與保健食品比較好。
一天的開始不是起床時,而是就寢時。